登录 | 注册

首页 · 赛事动态 · 正文

“双创”来袭,亮出你的金点子

时间:2019-01-07   浏览:4204

快递杂志    文/记者   武文静

出去旅游拿着大包小包,真是太麻烦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轻装出行?别急,这个愿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云游柜可以连接旅游景地住宿点和交通枢纽,实现行李的配送与寄存,通过线上微信平台实现信息的交会整合,解决游客行李不便携带的问题。”

这是荣获第三届全国“互联网+ ”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之一的,由山东管理学院的参赛选手带来的作品“云游柜”。直击痛点、创意满满的云游柜,只是参赛选手们精彩作品展示的一个缩影。三年磨一剑,从2016年首次举办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到现在,活动规模越来越大,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强,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这里悄悄生根、发芽。

 

竞技场上“亮剑”

11月29日,重庆。窗外下着蒙蒙细雨,路人行色匆匆,但重庆邮电大学逸夫楼二层的三间教室却热火朝天,第三届全国“互联网+  ”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第二轮总决赛正在紧张而激烈地进行中。

 “‘啦啦’移动驿站平台是以‘共享经济’的思维让人人都能成为‘快递驿站’,打破传统‘驿站不动,人来动’的模式,达到低成本、高便捷、高效率的目的,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参赛选手详细地向评审专家介绍着自己的作品。

“我们就是想做一个平台,像滴滴打车一样,利用闲散的资源,将货物匹配到最近的位置。每个人都可以注册成为‘啦啦’驿站的会员。我们有一套很完善的系统,注册会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所以在安全方面是非常有保障的。”尽管已经是决赛当天创新产品设计类的最后一个路演项目,但参赛选手们没有丝毫的紧张和懈怠,他们面对评审专家侃侃而谈。

从8 :30 到12 :30 ,4 个小时的时间里,来自21个单位的29支参赛队带着自己的作品在这里进行了金奖的角逐。还记得在采访首届大赛时,一位参赛女同学紧张得手心里都是汗,路演刚一结束走出教室,就跟指导老师说:“我太紧张了,所以表现不是太好。”而今年大赛现场,参赛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胸有成竹,他们在竞技场上“ 亮 剑 ”,每一个环节、每一次答辩都十分娴熟,应对自如。

从水乡绍兴到江城武汉再到山城重庆,全国“互联网+ ”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获得的关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具有较广泛影响力的行业赛事。本届大赛以“筑梦想舞台  创未来精彩”为主题,由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国家邮政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重庆邮电大学承办,中国快递协会、中国邮政快递报社、重庆市邮政管理局协办。大赛采用单位初赛和全国总决赛两级赛制,设置了创新产品设计、工作流程优化、创业计划实施三类比赛项目。

从本届大赛的情况来看,自今年 5月正式启动以来,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80个单位(其中院校75所,企业5家)共报送232件作品。大赛初审、专家第一轮评审和大赛组委会复审后,遴选出前100名作品,其中以“新零售末端一体化服务商(NTIS)”为代表的30个优秀作品挺入全国第二轮总决赛,角逐大赛金、银奖。最终,绿色可回收快递柜等10个参赛作品脱颖而出,获得大赛金奖。RFID绿色共享快递袋等20个参赛作品获得银奖,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总决赛现场,绿优递等优秀参赛团队还与多家投资机构、快递企业进行了投融资对接沟通。

“今年参赛选手的作品质量和在路演中的表现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采访中,多位评审专家也对今年的大赛作出了高度评价。与往年相比,今年大赛参加主体更加多元。从作品数量上看,参赛选手和报送作品数量继续保持高位,本科院校参赛比例稳步增加;邮政、快递企业首次组队参赛,在总决赛现场,就有来自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百世网络技术有限公司3家企业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

 

比技术、创意,拼内容、团队

与前两届大赛相比,今年参赛的作品更注重技术实现。不少作品都包含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热门技术,参赛选手们通过对行业痛点的深入调研以及对技术理解和运用的把控,不断寻找和挖掘创新机会,并最终基于自身的技术能力进行开发实现。可以说,他们的想法不是只停留在PPT产品原型上,在如何落地以及投产等方面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比如,获得银奖的由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带来的“基于物联网的全自动智能快递柜系统设计”,就是以视觉识别、无线通信、PLC控制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等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发设计的;再比如,同样获得银奖的由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带来的“RFID绿色共享快递袋”,采用RFID射频技术,GPS、GPRS、GIS技术对物流环节中的物品进行实时动态监管。

“我们考虑过成本问题,成本主要集中在研发方面,就产品大批量投产来说,贵有贵的呈现方式,便宜有便宜的解决办法,都是可以实现的。”当被问及成本问题时,来自南京邮电大学的参赛选手黄琛说。她和团队带来的作品慧递物联系统,就是从“逃重”、人为篡改包裹重量数据这个细节入手,通过技术手段设置将采集到的包裹重量等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从源头上进行数据采集,实现行业的精细化管理。

当看到参赛选手们用新技术来解决行业难题,大赛评委会主席、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焦铮连连称赞:“大学生们将卫星定位、云计算等技术与行业相结合,他们的很多构想可以说是奇思妙想。虽然目前有些技术的投入成本较高,但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商业化以及普及,这些先进技术和创意可能会为我们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起的进步。” 

从作品内容上看,梳理30个参加全国第二轮总决赛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中既有关注末端“最后一公里”的创业模式探讨,也有聚焦微观的产品创新设计,又有直击快递痛点的流程优化,大数据、精细化、智慧、绿色、共享等则成为这些作品的共同点。以聚焦末端配送为例,“经过我们项目组深入农村调研发现,快递不能及时配送到农民手中,在快递点滞留时间较长,农民在农村寄送快递极不方便。”由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带来的作品“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快递配送模式”,就是通过快递公司在县城建立快递分拨中心,根据历史派送和取件需求制定循环送取货的多条路线和取货时间,实现“共同配送+循环送取货”。

以绿色为例,获得金奖的由淮南联合大学带来的参赛作品“绿色可回收快递柜”,就是在现有快递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柜体上半部分与其他快递柜组对接,实现快递柜的存取件功能,下半部分则进行了改造,具备了包装回收功能。用户通过屏幕扫码取出快件后,可当场拆开快件取出个人物品,然后拉出快递柜下部的伸缩拆解台,将快递包装纸盒或塑料袋等放入不同的投料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意创新方面,今年参赛选手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虽然缺乏商业模式的市场验证是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共同问题,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一方面他们已经普遍有了较强的商业意识;另一方面,在没有商业压力的束缚下,他们的很多想法可以更单纯地从痛点出发,敢想敢做更富有创新性。“我们团队的成员都是研二的学生,从项目的前期调研到最终成型,前前后后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现在我们已经在和中国联通等企业对接合作。”黄琛说。 

再比如,获得金奖的由重庆邮电大学带来的“新零售末端一体化服务商(T N I S)”,其创新亮点“魔方仓”就是从需求出发,通过技术驱动,来解决新零售和末端快递配送难题。该项目的核心产品主要由前置仓、魔方仓、新零售店、小程序组成,通过整合上游网店和下游快递网点实现快递包裹自动化储存、分拣、配送,还能依托NTIS的布局支持线上线下新零售店的仓储、配送和销售。

任何荣誉都不是信手得来的,好的作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与历练,也同样考验着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与配合。通过大赛,选手们的团队合力更强了。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是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整体把控;有的主要负责技术研发;有的负责营销策略的制定,以及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对接。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专业,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合作,他们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了。”在采访中,几位领队老师也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颁奖台上,他们朝气蓬勃。经过大赛的洗礼,参赛选手们收获到的不仅是一时的荣誉,还有整个过程中的成长与感悟。时光总会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相信这次经历也会成为他们记忆中永远的闪光点,用创新创业开启人生的新旅程。